一个罹患高血压20多年的80多岁的人是什么样的?
是卧床不起?
是老态龙钟?
是步履蹒跚、走路都需要拐杖?
钟南山院士,打破了常人对“80多岁高血压老人”的认知。
年疫情开始后,钟南山院士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如今已经85岁的钟南山院士看上去身体健康,神采奕奕,精神饱满。
年4月,钟南山院士在厦门参会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已经患有高血压20多年了,并且有家族遗传史。
但高血压好像并没有在他身体上留下丝毫痕迹,也没有任何并发症,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甚至看起来比很多人身体还要健康、硬朗。
▲图源:厦门晚报抖音号
那么怎么才能像钟南山院士一样避免高血压并发症呢?
按时按量吃药
确诊为高血压后,最重要的就是按时按量的服用降压药,这对于高血压的控制,非常重要。很多人认为只要服用降压药,就一定能够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这是不对的,统计显示,约30%的患者虽然服用降压药,但是血压并不达标。
因此,服用降压药时切忌盲目更换药物,或者随意增减服用药物的量,比如氨氯地平是长效制剂,一天服用1次就能很好的控制血压;但是属于同一类的硝苯地平,却是短效制剂,每天需要服用3次,血压才能达标。很多人自行更换为硝苯地平,却还是按照氨氯地平的服用方法服用,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即便是钟南山院士,在高血压面前也要按时按量服药,并且一坚持就是20多年。也正是因为规范服用降压药,钟南山院士才避免了高血压对身体脏器的危害。
▲图源:厦门晚报抖音号
早期干预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控制血压最重要的就是早期干预。只有及早干预才能提高生活的质量,避免高血压并发症对人体的伤害。
▲图源:厦门晚报抖音号
除了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对抗高血压的重要方式。《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就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
主要的措施包括:
1.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
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并增加食物中钾盐的摄入量:
尽可能减少烹调用盐,建议使用可定量的盐勺;
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用量;
少食或不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以及各类炒货;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肾功能良好者,使用含钾的烹调用盐。
2.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中心性肥胖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降低升高的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
最有效的减重措施是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在饮食方面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控制高热量食物(高脂肪食物、含糖饮料及酒类等)的摄入,适当控制主食(碳水化合物)用量。在运动方面,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
3.戒烟和限制饮酒
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避免吸烟。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限制饮酒量则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控制酒量。
4.增加锻炼
定期的体育锻炼可降低血压、改善糖代谢。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应进行适当的30分钟左右的体力活动;而每周则应有1次以上的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做健美操、跳舞和非比赛性划船等。
5.减轻精神压力
长期、过量的心理反应,尤其是负性的心理反应会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因此保持愉悦的心情十分关键。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只要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就能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来源:
[1]厦门晚报抖音号《85岁钟南山院士来厦参会:高血压早期干预很重要》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
[3]健康时报
-END-往期精彩回顾
1
柳叶刀子刊:全球1/6的癌症是由炎症引起,这4种炎症一定要引起重视!
2
认识胃肠镜检查误区?不再谈“镜”色变
3
糖尿病患者癌症风险更高?美国糖尿病协会发出警示
免责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