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疾病,
近日,美国修改了高血压的标准,
重新定义了高血压及其分类:
原来标准:/90mmHg
现在标准:≥/80mmHg
一觉醒来,
自己竟然被纳入高血压了?!
近半数美国人患有高血压美国最新发布的高血压指南,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前移。根据之前的定义,美国三分之一(32%)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而这一新定义将会导致近一半(46%)的美国成年人诊断为高血压。
此外,新指南删除了高血压前期(-/80-89mmHg)的分类,根据诊室血压分为正常血压、血压升高、高血压Ⅰ期、高血压Ⅱ期。根据最新分类,-/<80mmHg为正常血压,而-/<80-89mmHg为高血压1期,/90mmHg则被列为高血压2期。
▲美版新指南中关于高血压的定义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一改变对我们中国老百姓会有什么影响呢?
医院内二科胡穗发主任解释说,虽然中国没有将高血压标准调低,但对高危患者来说,当血压超过/80mmHg时,其心血管病风险就已显著升高,此时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能提高高血压控制率。
其实在指南更新之前,临床实践已经将/80mmHg作为高危患者控制血压的目标,所以将标准降低体现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而并非大众认为的颠覆性,这并不意味着血压一到/80mmHg就一定马上要吃药,中低危患者仍主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降低危险。
美国版指南建议,如果患者有冠心病或脑卒中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大于10%,同时血压≥/80mmHg就应考虑使用降压药物;如果没有此类疾病风险,起始用药的门槛仍是≥/90mmHg。
高血压小知识
最新的官方数据预估,当前,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7亿,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在内的高血压严重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率高,已成为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高血压有什么危害?高血压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损害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
1造成高血压的原因?目前90%以上的高血压原因尚不明确,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如果血压高是由于某些疾病(如肾脏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引起的,称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服药治疗的效果差,应当针对病因治疗,首先去除病因后血压能有效降低甚至恢复正常。
2高血压的易患对象有哪些?摄盐过多、进食高热量食物而缺乏活动所致的超重/肥胖、长期过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大、有高血压家族史、男性≥55岁及更年期后的女性。有以上危险因素之一者,建议每6个月测量1次血压,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3如何早期发现、早确诊高血压?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通常没有症状,很多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压高,是体检或偶尔测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高,故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有些患者是在发生了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需要透析时,才知道自己的血压高。所以建议正常血压成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强化各级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制度,到医疗机构就诊,不管看什么病,均要测量血压,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心悸、气促、胸闷、肥胖、睡眠打鼾、乏力、记忆力减退、肢体无力或麻痹、夜尿增多等症状时,也提示有高血压的可能,需要尽快就诊。
4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我国每年约有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原因的首位(41%),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此病。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至少万,心肌梗死患者万,这些患者超过50%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心脑血管病死亡人群中,50%以上与高血压有关。
那么,高血压应该怎么防、如何治?看图↓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胡穗发
副主任中医师、内二科主任
医学博士,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方向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十余年,于上海医院进修神经内科。掌握神经内科各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擅长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顽固性失眠、中风的预防与治疗。
·END·
医院厚德·勤业·自强·奋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