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国内外在高血压的定义上存有争议,有研究指出若中国应用美国高血压指南,治疗成本将增加约42.7亿美元。高血压诊断标准未来会如何发展?专家称以血压值为切入点,强调对患者做疾病风险分层及管理
全文字,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单篇后可畅读全文,也欢迎参与文末评论。
近日,中医院教授王增武等在JClinHypertens杂志(《临床与实验高血压》)上发文称,若采用美国的高血压标准,中国将有更多成年人被定义为高血压患病人群,并且这将导致治疗成本的大幅增加。图/视觉中国
文
实习记者马嘉
怎么定义高血压?国内外近两年来呈现不同选择,而争议仍在继续。近日,中医院教授王增武等在JClinHypertens杂志(《临床与实验高血压》)上发文称,若采用美国的高血压标准,中国将有更多成年人被定义为高血压患病人群,并且这将导致治疗成本的大幅增加。
对于患者来说,采用何种指标来定义自身血压水平并进行相应干预,则需要更细致的考量。
上述研究中,王增武等将《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下称“中国指南“)与《ACC/AHA高血压检测、诊断和处理指南》(下称“ACC/AHA指南”)相对比得出结论:采用美国标准,即:收缩压≥和(或)舒张压≥80mmHg,若要达到目前中国指南中划定的43.4%的治愈率,那么中国高血压患者将增加1.亿。其中约有万的3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总治疗费用将增加约42.7亿美元,按照现有汇率,约合人民币多亿元。
据文章介绍,该项研究在中国大陆31个省份,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了超过45万名18岁及以上的居民。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定义高血压的数值标准上一直存有争议。新版中国高血压指南总执笔、中医院教授张宇清告诉财新记者,用数值定义高血压适合于医生对患者进行简单区分,便于疾病管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需要把血压值作为总体疾病风险切入的一个干预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