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的高血压,最初是在高考体检时出现的。那时毕竟年轻,也没当一回事,而真正引起重视时,已是年过不惑了。
那是年底,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我同多数人一样,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是少不掉的。记得那次测量的血脂是20多,血压是~,属于超标类型。医生说除了按时吃药外,还要忌烟限酒,多吃一点素菜,多一点户外运动。一段时间后,我觉得每天这样吃药一辈子,太不容易了,还是多运动,饮食上多注意。可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不多吃些美味佳肴,不吃烟再不喝点酒,真对不起一路走来的贫困人生,所以我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认为高血压并不是想像中的可怕,便在加强户外运动的同时,放弃了吃药,此外在吃喝上没多大讲究,该吃还是要吃,该喝还是要喝,而且觉得酒量比以前有所进步呢。
这样,我控制高血压的初心只剩下户外运动了。我约一些同事早起跑步或其它运动项目,平时很少开车,电瓶车也少骑,多是骑公共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单位搬迁到县城西部后,离住地远了不少,我更乐于骑公共自行车,倾情于户外运动了。有时我还会提前从家里出发,绕到运河风光带行走一个多小时,一路欣赏美丽风景,慢慢体验运动的快乐和身体的活力。
可我的血压还是不稳定,低压始终居高不下。为了控制血压,达到终身不依赖药物目的,我相信过一些中药调理的偏方,也参与过一些疑似传销性质的组织活动。这类民间组织的共同点,就是号称能调理好高血压等各类慢性病,改变身体亚健康状态。我先后两次参加这类组织并成为高级会员,其中后一个组织还有点效果,什么胆固醇之类慢性病明显消失,血脂也有所下降,而我主要是调理高血压啊。他们便说我没有忌酒忌觜,吃喝太厉害!这就让人无语了,也让我看透这类人真面目了。可拿这类骗子又能如何呢,算吧,人生一辈子,只当是一笔冤枉钱捐给慈善组织,花钱买个教训。人生苦短,没有岁月可回头,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后悔没用了。
看来我这种家族遗传性高血压,不是凭空想像那样用简单手段所能解决的。十多年过去了,我的血压没什么改变。一年一度的体验,我的血压差不多都是十年前的~数值,有时偶然还高于这个数值。我不想用药,又想降下血压,多少年来,一直处心积虑血压问题。平时,我注意查阅有关高血压的资料,医院,我首先想到的是测量一下血压。在家里及单位办公室时,我各备有一个电子血压仪。没事的时候,或者一两天没喝酒的时候,我会家里测,单位测,上午测,下午测,左臂测,右臂测,有时睡到半夜,还会起身测一次,看一下夜里的血压状态。
一天多次测量中,偶而血压低了,我会高兴一阵子。如果在反复测量中处于高位状态,没有一次是我认可的,我会怀疑其真实性,可能是测量环境或血压仪出了问题。我会责问自己这不是真的,我的血压不会是这样高的。我会猛掼一下无故的血压仪,不予理睬其向我展示的高压数据,连续好几天忘记血压究竟是多高,甚至于幻想自己的血管又粗又壮,牢不可摧,再高的血压也无可奈何。于是,我又心安理得地大吃大喝起来。
至于血管粗壮问题,确实应该因人而异,就像一个人的手有大有小,个头有高有矮一样,我也跟医生或高血压患者探讨过,但他们都觉得天真幼稚好笑,劝我还是老老实实吃药吧。如果我进一步说,我承认是高血压,可我并没有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等等高血压症状啊,他们会说这更可怕,就像平时不叫的狗一样咬人更厉害,一旦爆发不得了。
想想也是,既然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对人体血管粗壮程度及其承受压力作出科学说法,还是退一步,以预防为主吧。随着年纪上升,各人身体素质等方面肯定下降很多,在高血压上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犯低级错误了。而且对此没必要用命运作赌注的,毕竟吃点药物不是什么大问题。
近年来,看到自己身边的亲友同事,有的就因为忽视血压问题,按连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时走在运河风光带上,出现一两个甚至更多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因为高血压手术后遗症,一步一巅的艰难锻炼情景,我禁不住悲从中来。面对人生中晚年,面对一个全新的家庭责任,我不应该也没必要回避高血压问题,吃药吧,看作同吃饭一样简单!高血压是全球性顽症,尽管还目前还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但是可预防的,一切都还来得及,吃些相应的药物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高血压也是病,发起来也要命。全国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在高血压患者已达三亿,每年新增达三百万以上。随着高血压年轻化趋势,近两年我国高血压日(十月八日)的宣传主题都是“十八岁以上知晓血压”,所以我这个年纪不得不重视自身血压情况,至少应该相信药物疗法。
中秋节过后,我在家测量一阵血压,依然处于十年前的~高位状态。当天下午,医院看了医生,开始每天用药治疗血脂血压。几天过去了,我的血压果真降了不少。现在在家没事的时候,我依然会在不同时段用血压仪测量血压。想起十多年心慌意乱想着高血压升降,看到现在血压稳定在一种理想状态,能够从容淡定每一天的生活,不服不行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