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病因 > 病因措施 > 没症状就没有高血压这么想后果可能很要命

没症状就没有高血压这么想后果可能很要命

发布时间:2022-7-4 14:16:03   点击数: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19.html?ivk_sa=1024320u
指导专家

吴峻教授

广州医院

心内科主任医师

有的人平日里身强体壮,体检时却发现血压高了;更有甚者,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却突发脑中风,一摔“摔”出高血压……生活中这样“后知后觉”发现高血压的例子并不在少数。

广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吴峻教授表示:“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感受阈值不同,当血压缓慢升高时,较耐受的患者会渐渐适应这种变化,就可能出现‘无症状’的高血压状态。”

他还指出,超过半数的轻度高血压患者无明显症状,通常男性比女性更耐受些。

不过,“无症状”的高血压真的无迹可循吗?

高血压“无症状”更危险

很多人自觉身体没有不适感,便认为没有患上高血压。还有不少人即使知道自己的血压高了,但认为“无症状”就无需治疗。

然而,高血压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不代表没有对身体造成损害,反而比有症状的高血压危害性更大。

吴峻教授指出,持续的血压升高会损害人体的心、脑、肾三大器官和全身血管,严重时会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肾衰竭等急症。

他提醒,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夜尿多等症状,千万不能轻视,应及时就诊排查高血压。

合并有以下因素的高危人群更要提高警惕:

有高血压家族史;

糖尿病;

肥胖;

高脂血症;

不良生活习惯,如高盐饮食、运动不足等。

先管住嘴、迈开腿别急着吃药

对于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的轻度高血压患者,吴峻教授建议确诊后的头3~6个月可先从调整生活方式入手,包括:

饮食上忌口,少盐、少糖、少油,每日食盐摄入少于6克,多吃新鲜蔬果;

多运动,年轻患者可选择慢跑、游泳等运动;而对老年患者(无腿部和肺部疾患)来说,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每天至少走一万步,强调“迈开腿”,打太极等相对静止的运动则不推荐作为生活方式调整的锻炼之一;

缓解精神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

戒烟、戒酒。

不过,如果6个月后血压还是无法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说明生活方式的干预力度还不够,或者高血压遗传因素作用过于强大,此时最好用药治疗,还应加强生活方式的调整。

预防高血压要从娃娃开始抓

高血压的出现,与饮食习惯、遗传特征、生活作息等都有莫大关系。吴峻教授建议,预防高血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娃娃抓起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年中国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为14.5%。

儿童高血压症状多数不明显,但健康危害极大。超重或肥胖、糖脂代谢异常、睡眠不足等都是少年儿童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因此,预防高血压,要从婴儿期就开始抓起,远离以上的危险因素。

2饮食清淡,油脂摄入以植物油为主

动物油主要含饱和脂肪酸和较多胆固醇,而食用植物油多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人体必需脂肪酸。

因此,预防高血压最好以植物油如茶油、葵花籽油、豆油和橄榄油等替代动物油。

此外,还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纤维素、钙和钾等食物,如粗粮、蔬果等。

3进行有氧运动

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如跑步、走路等,不推荐举重等过激的无氧运动。

4情绪调节

血压对情绪变化特别敏感,工作压力大、情绪容易波动的人群要学会自我缓解,加强心理抗压能力,保持情绪稳定。

5定期测量血压

预防无症状的高血压,定期测量血压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包括家庭自测血压也可作平时有益的健康参考。

对于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35岁起就应每年测量一次血压。而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如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的人,更要重视血压的定期测量(至少每天一次)。

大家也在看点击图片即可阅读血脂高,除了吃药还能怎么办?猝死频发,记住几大先兆能救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tronics.com/bycs/768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