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病因 > 疾病病因 > 高血压心房颤动的第一大病因

高血压心房颤动的第一大病因

发布时间:2017-12-2 14:51:36   点击数: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并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国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一般人群房颤的总患病率约为0.4%,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上升,在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超过1%,在80%以上人群超过10%。发作房颤时病人往往自我感觉心悸不安,心动过速。如果能自行检查脉搏,可以发现脉搏时强时弱,节律不齐,刚发作的房颤往往可以心率快到超过次/分。房颤的主要危害是引起脑栓塞、心力衰竭和心悸不适。

高血压是房颤最常见的共患病,约50%以上的房颤患者合并高血压。其原因主要是高血压时左室内的压力增加,从而传导到左心房,使左心房也承受高压力。长期作用可以使左心房发生增大、纤维化、电紊乱等,这些都是房颤发生的基础。而且在高血压时心脏组织中增加的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等活性物质也促进房颤的发生。由此可见,高血压与房颤密切相关,降压治疗是房颤防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对于高血压伴房颤患者的治疗,以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只是对房颤的表现现象进行治疗,暂时性终止房颤,并不能改变房颤长期的发生发展。且治房颤甚至还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常用的终止房颤发生的药有普罗帕酮、胺碘酮和伊布利特,医生会根据不同病情给予治疗。新兴的治疗方法还有射频消融治疗,对陈发性房颤效果较好,一些大的心脏中心(医院)也在开展持续性房颤甚至永久性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但在上述治疗的同时请不要忽视房颤的病因治疗和针对房颤时左心房基质改变的治疗。对高血压患者控制高血压对控制房颤有极其重要意义。

大量临床研究证据表明:ARB类降压药物(沙坦类)可预防高血压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高心血管风险患者新发房颤,同时也可预防阵发性房颤、心脏电复律、导管消融后房颤复发,是高血压伴房颤患者的新选择。年欧洲ESH/ESC高血压指南也指出:高血压伴房颤是ARB的强适应证之一。

其基本原理首先是良好控制血压,阻止高血压增加的后负荷对心脏结构影响,这是阻止左心房机械和电重构发生的基础。其次是ARB可以阻止组织RAAS对左心房重构的不良作用。上述效应在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中均被不断证实。

赞赏

长按







































中国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tronics.com/byjb/140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