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三高”之首。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它的患病人数当时已达到了2.7亿。同时,它又是各种健康栏目和媒体经常提起的疾病。它就是高血压,一种大家看似很熟悉的疾病,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高血压给人熟悉的印象是:常见、遗传、与盐有关、会有头痛的症状、会发生脑出血、降压药一吃起来就不能停、吃降压药很麻烦,等等。
这是很多高血压病人都知道的事情,因此,在患了高血压之后,大部分人选择坚持吃药,一少部分人却选择先不吃药。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要吃药?如何正确吃药?
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关于高血压陌生的一面。
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高血压专业术语叫做“高血压病”,又叫原发性高血压,而所谓“原发”其实是指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病因的高血压,这种高血压的产生与遗传、内分泌、神经、精神、饮食等诸多因素均有关联。即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
与此不同的是还有另外一种高血压,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是相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称谓,即在临床上有确切病因可循的高血压,如肾性高血压(包括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甲亢等。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5%~10%,但随着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的不断进展,继发性高血压的比例将不断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比例会不断下降。在继发性高血压中,高血压常常是一种症状存在的。
两种高血压相比,后者有治愈的可能,而前者只能靠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
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为什么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必须长期服药来控制呢?不管不行么?
当然,病在你自己身上,不管是你的自由,但不管是不行的!
在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在-mmHg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而高血压病必须长期服药控制则与血压的值、同时合并的其他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存在的靶器官损害有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及危害,尤其在高血压合并一些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的时候,它造成并发症的机会和危害就会出现1+12的后果。而良好的控制血压水平,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和危害的发生,最终达到降低病死率的目的。所以说,高血压必须要长期有效控制。
那么,高血压究竟会造成何种并发症和危害呢?
简单地说高血压主要动脉血管的损伤(动脉硬化)和靶器官的损伤(心脏、脑组织和肾脏)。其中动脉血管硬化在所有的高血压中都存在,而其造成的最严重可导致死亡的并发症就是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为凶险的疾病。另外,由于高血压对动脉血管的损害,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靶器官是相对于其他器官来说的,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在中国最常见的是脑卒中(出血性和缺血性),另外还有高血压脑病等。心脏的损害主要是导致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肾作为高血压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其损害后的症状最为隐匿,主要是肾功能持续恶化和肾衰竭。另外,高血压还可以导致眼底病变和视网膜动脉硬化,直接影响到视力。
既然有这么多已经证明的危害,长期良好控制血压是必须的。而控制高血压的主要办法就是口服降压药(其实,这比糖尿病强多了,至少不必承受针刺之苦)。由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很多种,不再一一赘述。主要想说一说降压药如何正确服用。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基本都是长效制剂了,这主要与已经证实平稳的、持续的降压能够减少减轻并发症有关。而对于高血压病人的服药问题,我觉得主要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遵医嘱用药。这个非常重要,每一位医生在为你开出降压处方时都是经过了反复思考。
二是不要随便更改服药时间。比如国产缓释的硝苯地平一般要求是每12小时口服一片,那就尽量按时服用。三是不要随便掰开服用。有些病人习惯每日测量血压,有时候一天测量好几遍,当发现血压在正常范围的时候,自以为再服用相同剂量可能会导致血压降得过低,这时候就会自作主张的掰开服用。其实,不是所有药片都能掰开的,一般长效的缓释片和分散片都是不能掰的。四是不要随便停药。这个和第三条很类似,但随便停药可能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甚至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五是不要过度的测量血压。每天测1-2次就行了,测的次数越多越容易造成心理紧张,因为每次测的血压不可能完全一致。
说了这么多,到底高血压控制在什么程度合适呢?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人所患的疾病是不一样的。大致来说,普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应严格控制在/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和肾病病人的血压应降至/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降至mmHg以下,如果可以耐受,还能进一步降低。而血压水平从/75mmHg开始,会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而心血管发病危险持续增加,与血压</75mmHg比较,血压~/80~84mmHg时,心血管发病危险增加1倍,血压-/90-94mmHg,心血管发病危险增加2倍。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如果仅仅把血压降至/90mmHg以下,譬如/89mmHg水平,只是一个勉强及格水平的上限目标值,是不合适的。但无论需要降低血压到多少,不是病人自己能够决定的,一定要在看过医生后,让医生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