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市民刘辉(化名),一个月前因工作劳累感觉头痛就医,不料被查出脑出血,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与其高血压病史有关……医院神经外科近年接诊数据显示,高血压的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而不良生活方式正是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提醒市民,中青年高血压病友的远期病死率增高,预期寿命缩短,危害性高于中老年人,市民应提高警惕。
病例未及时服药导致脑出血刘辉曾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时,高压曾达mmHg。眼下又到年底,一直忙碌的他没有遵医嘱规律用药。一个月前,刘辉突然出现右下肢麻木,并感觉头痛头昏。卧床休息半小时后,他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等症状,后被紧急送至我院急诊抢救。
刘辉就诊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为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测血压/96mmHg,结合CT等检查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在仔细评估病友病情后周密制定方案,神经外科团队为李辉成功施行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这一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费用较低,且术前准备时间短,手术操作时间短,穿刺过程中对脑组织及血管的损伤小,可迅速清除颅内血肿,缓解对病灶周围脑组织的压迫,神经功能恢复快。
经过近1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刘辉的神志逐渐清醒,右侧肢体偏瘫有所恢复,血压基本控制,转回其湖北老家继续治疗。
趋势中青年高血压病友在增多高血压脑出血系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年轻人患高血压有两种可能性:原发性与继发性。一般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友年龄都在30岁以上,发病有先天因素,有家族史的人患病可能比常人要高2至3倍,后天因素如肥胖、缺乏运动、长期精神高度紧张等也会促使高血压发生。而继发性高血压往往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肾动脉狭窄、肾上腺瘤等。
高血压一般在中老年人中多见。但由于人们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环境污染等因素,使得中青年患高血压病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由于高血压病早期无特异症状,难以察觉,很多年轻人不重视,没有及时就诊,吃药也没有长期坚持。如长时间不积极治疗,可引起血管玻璃样变,导致整个血管变脆,甚至出现微动脉瘤。一旦过度劳累、激动,出现血压突然增高,血管就会破裂,造成脑出血,出血量小可能出现偏瘫、半身不遂,出血量大则可形成脑疝,很难抢救成功。
预防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预防高血压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合理膳食、戒烟戒酒、心理平衡,适量运动,是预防高血压病的关键措施。提醒年轻人,应该劳逸结合,及时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快乐的心情;坚持规律的生活方式,忌烟限酒,不要熬夜,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等。尤其是一些肥胖的青少年,更要加强锻炼,每天坚持1至2小时的体育活动,运动项目以跑步、游泳、篮球、乒乓球等为宜;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洋快餐等),少吃含盐分多的食物,积极预防高血压。
诊断为高血压的中青年,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坦然面对,精神上不要紧张和恐慌。同时,一定要遵循医嘱,坚持长期规范服药,定期到医疗机构检测血压,及早发现病情变化,进行对症处理。
专家简介
段继新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主任
段继新,毕业于中南大学,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主任,长沙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培训委员会委员。
擅长重度颅脑损伤、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等疾病的救治。
专家门诊:星期四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