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号入座,看看你是哪种类型的高血压
文∣卢晟晔
摘自《高血压调养三部曲:饮食+运动+用药》
很多患者,尤其是一些思想偏于传统的中老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总是有些讳疾忌医,身体出现了不适医院检查。这种想法和做法,最后给患者带来的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任何病症,在发病的早期都像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最容易控制;而到了中晚期,疾病已经壮大成一个“成年人”,想要从它手中把健康或生命抢回来,就要困难很多。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多发疾病,患者群体非常庞大,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不容忽视的金科玉律。其中,早治疗是最关键的一点。
那么,怎么做到早治疗呢?答案就是:对症下药。
我们都知道,就是小小的感冒,都要分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热型感冒等,不同的感冒有不同的治疗方式,而高血压也一样,更应该分清类型、对症下药。
按照发病原因,高血压可分为两种类型: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1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高血压病,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的95%)患的都是这种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发病原因不明,治疗时以保护重要脏器为第一准则,治疗方式则多以传统的降压保健方式为主。
2继发性高血压顾名思义,继发性高血压指的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压,说得通俗点儿,就是患者得了别的疾病,高血压只是这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或并发症。通常,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人数只占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的5%左右。
根据发病诱因的不同,继发性高血压可分为4类。
(1)肾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是肾脏疾病引发的高血压。其中因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引发的高血压为肾实质性高血压;因间质性肾炎引发的高血压为肾间质性高血压;因肾动脉狭窄、肾脏小血管炎、肾动脉栓塞等引发的高血压则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另外,糖尿病、风湿、痛风等造成的肾病变或者肾损坏也会引发肾性高血压。
(2)心血管性高血压
心血管性高血压,是因为心血管疾病而继发的高血压疾病,其中,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疾病引发高血压的概率最高。
(3)内分泌性高血压
内分泌性高血压大多是因为内分泌系统失调而引发的高血压。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亢、嗜铬细胞瘤等都是最容易引发高血压的内分泌疾病。
(4)药物性或医源性高血压
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发病原因大多是用药不当或者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手术失误等,简单点儿说,就是患者吃错了药、吃药过量了。
当然,某些药物对单纯地治疗一种疾病是有效的,但副作用非常大,继发性高血压就是由药物副作用产生的一种高血压类型。
据调查,儿茶酚胺类药物、非类固醇消炎镇痛药、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口服避孕药、肾上腺激素类药物若使用不当,则容易引发高血压。
另外,根据起病缓急和病情进展情况,高血压病还可以分为急进型高血压和缓进型高血压两类。
1急进型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又被称为恶性高血压,发病时间不确定,发病人群年龄不确定,但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患上恶性高血压的概率要更高一些。
急进型高血压患者发病的时候,患者的血压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升高〔舒张压一般不会小于17.3千帕(毫米汞柱)〕、视力急速减退、眼底出血、肾功能损伤,甚至会出现脑出血、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致死率非常高。
2缓进型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也叫良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中有99%患上的都是这种类型的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发病早期并没有太过明显的症状,血压升高也是暂时的,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血压会长期持续升高,头晕头痛、手脚麻木、胸闷心悸等病发症状也会随之产生。
高血压调养三部曲:饮食+运动+用药
by卢晟晔
得了高血压怎么调养?饮食、运动、用药是为高血压患者保驾护航的三驾马车,只要在这三个方面下好功夫,就能降低血压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活到天年。
博采雅集
还原阅读本质
长按白殿风治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