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时教授,用直接肾素法测肾素,筛查原醛症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多少合适?
时立新教授回答: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为血浆醛固酮浓度(PAC)/肾素活性(PRA)或直接肾素浓度(PRC)比值(ARR)来筛查原醛症。PRA、DRC及醛固酮检测单位各不相同,统计时须进行单位换算。醛固酮常用单位为ng/dl(1ng/dl=27.7pmol/L或10pg/ml),PRA常用单位为ng·ml-1·h-1(1ng·ml-1·h-1=12.8pmol·L-1·min-1),而DRC常用单位为mU/L(1ng·ml-1·h-1=8.2mU/L)。由于不同实验室的检测方法不同,原醛症尚无统一的ARR切点。年美国内分泌协会发布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1]提出,如果采用肾素活性,推荐ARR切点为20~40(ng·dl-1)/(ng·ml-1·h-1),最常用为30(ng·dl-1)/(ng·ml-1·h-1);如果采用肾素浓度,ARR最常用的切点为3.7(ng·dl-1)/(mU·L-1)或5.7(ng·dl-1)/(ng·L-1)。02若基础醛固酮浓度低于pmol/ml,是否需要继续做确诊试验呢?
时立新教授回答:按照年美国内分泌协会指南[1]推荐,ARR阳性,醛固酮大于10ng/dl才有意义。pmol/ml相当于4ng/dl,如果醛固酮浓度低于4ng/dl,可排除原醛症,若伴有低肾素,考虑另外一类内分泌性高血压疾病,如CAH的11-β强化酶缺乏症等,不再需要做确诊试验。也有中心推荐ARR阳性同时满足血醛固酮15ng/dl以提高筛查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ARR阴性,可排除原醛;典型高血压伴低血钾者,肾素活性1ng·ml-1·h-1,醛固酮浓度20ng/dl,亦可确诊原醛症,不需要做确诊试验。
03美国指南推荐将醛固酮抑制率为原醛症卡托普利试验(CCT)的判断标准,但日本原醛症指南推荐CCT后2小时醛固酮绝对值作为判断标准,请问时教授,如何看待这种差异?在诊断时需要注意什么呢?时立新教授回答:原醛症的诊断需要进行至少一种确诊试验。年美国内分泌协会指南[1]中推荐了四个确诊试验:生理盐水试验,卡托普利试验,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和口服钠盐负荷试验。国内常用生理盐水试验和卡托普利试验(CCT)。对于CCT,指南推荐2小时后血浆醛固酮浓度抑制率30%这个切点。在中国,医院曾正陪教授团队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CT后的醛固酮抑制率均未达到30%[2];医院余叶蓉教授团队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组中CCT后醛固酮抑制率仅为17.7%,采用血浆醛固酮浓度对原醛症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醛固酮的抑制率[3],重庆医院李启富教授团队研究报道,相较于醛固酮抑制率,CCT后2小时醛固酮最佳诊断切点为11ng/dl,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0%[4],可供大家参考。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