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病因 > 疾病病因 > 上海每10个成年人中有3个为高血压患者哪

上海每10个成年人中有3个为高血压患者哪

发布时间:2022-4-24 15:25:51   点击数:
APP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869.html

今天(10月8日)是第24个“全国高血压日”。最新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本市常住居民≥18岁成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1.4%,意味着每10个成年人中有3个为高血压患者,更不容乐观的是,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仅为49.4%。

相信大家对血压测量都不会感到陌生。今天就来聊聊测量血压时容易忽视的细节和干扰了高血压治疗的误区↓

血压测量用左手还是右手?

有人觉得“心脏在左边,应该左手血压更准”,有人认为“右手是惯用手,右手血压更准”。那么我们测量血压时,应该选择用哪只手呢?

一般来说,每个人左手和右手的血压不完全一样,有的人左手高,有的人右手高。根据《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首次测量血压时,左手和右手的血压都需要测量,之后测量时选择血压较高的一侧手臂,但如果能把两只手臂都测一下那就最好不过了。

双臂血压差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有很大的关系。双臂血压差越大,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就越高。正常情况下,双臂血压差应在10mmHg以内,如果≥10mmHg就应该提高警惕,可能存在血管狭窄甚至堵塞的情况,或者患有其他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应尽快就医做进一步诊断。

根据上臂臂围的不同,

选择尺寸合适的袖带!

特别胖或者特别瘦的人测量血压时是不是会碰到这种情况:捆绑的袖带总是不合适,经常缠绕不了几圈或者缠绕了好几圈,导致袖带粘不牢,其实这就是没有选择合适的袖带的结果。袖带气囊应至少覆盖80%的上臂周径,太松会导致测量偏高,而太紧则会导致结果偏低。

袖带的尺寸应该与待测者上臂臂围相贴合。常规袖带长22-26cm,宽12cm,因此上臂臂围大者(>32cm)应换用大规格袖带,而臂围小者(<17cm)应用小规格袖带。

测量血压时,应该测几次?

测量血压时,小伙伴们一般测量几次呢?1次?2次?还是3次呢?

按照规范的测量流程,每次测量血压时应连续测两次:间隔1-2分钟,取两次的平均值。如果两次结果差异大于10mmHg,则应该测量第3次,然后取后两次的平均值记录。因此我们在测量前,要先安静休息5分钟,防止两次测量的结果差异过大。

一些关于高血压的误区严重干扰了高血压的规范治疗,下面这些误区可千万不要踩哦↓

误区一:正常血压概念不清

血压水平分类:

正常血压: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80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

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当血压≥/80mmHg,就应该改变生活方式。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

误区二:凭感觉估计血压高低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有些患者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这时就晚啦。

误区三:不愿意过早服降压药

很多40-50岁的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担心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1.降压药没有耐药性

降压药不是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有些高血压患者,过几年后需联用两种降压药,这不是耐药,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等,血压比原来更高,需要联合用药起到降压效果。

2.早控制早预防

血压控制得越早,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肾损害。

误区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如果血压下降速度太快,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绝大多数的长效降压药需要1-2周才能达到最大和稳定的降压作用,不要急于更换降压药品种。

误区五:血压降到正常水平后,隔天吃一次降压药

很多患者以为血压/90mmHg就算正常了,之后采取间隔吃药。其实,隔天吃一次降压药,血压忽高忽低会加剧靶器官损伤,与高血压一样有害。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80mmHg。

假如每天吃一片降压药血压偏低,可以改为每天吃半片,这样可以避免血压明显波动,但缓释片、控释片不能掰开。

误区六:只知道服药,不知道定期检查

目前还缺乏针对高血压病因的根本性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终生服药的同时,还需做定期检查,以便评价降压药疗效,监测靶器官损害。

监测用药方案

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并排尿后,并一定要在服药前自测。每次自测时间应固定。如果血压≥/85mmHg,需要及时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监测靶器官损害

所有高血压患者至少每年一次进行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钾、钠、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和肌酐);尿液分析(尿蛋白、尿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等。

如果您担心自己在家测血压的结果不准确,那么您可以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验标准化的测量流程哦!

目前全市已有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社区诊室血压标准化测量服务。如果您已经在社区接受了长期的慢性病随访管理,那么诊室血压标准化测量将更便捷地帮助您进行血压监测。一方面,血压测量数据可以直接传输到居民的健康档案,形成长期的血压监测记录,医生在诊室中就能够根据您的血压记录给出更精准的治疗和干预措施。另一方面,您也可以在自己的健康云客户端查询到测量数据,方便自我管理。

来源:上海市疾控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tronics.com/byjb/750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